王 润
9月19日晚上,一场有千余名演职人员、上万名观众参与的大型主题歌会在市全民健身中心举行。当天晚上,精彩的节目刷爆微信朋友圈。与节目一样在朋友圈引起轰动的还有演职人员和观众的文明举动:“万人活动结束,现场零垃圾”。这场大型歌会在传唱好声音的同时,也传递了文明新风尚。
从《余姚日报》对这一新闻报道情况来看,不少合唱队在演出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约定:演出结束后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带走,只留下歌声和祝福,不丢下一片垃圾。这个“文明的约定”真好!这个关于文明的约定就是一项实实在在引领文明风尚的举措。
如果一座城市也有气质的话,那么文明应该成为城市气质的底色。这样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等这些外在的形象,更有充满自信、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从深层次来分析,城市的精神面貌是市民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文明的市民塑造文明的城市。因此,我们要发挥标杆和榜样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的人见贤思齐,从而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城市要有文明新形象,市民要有文明新风尚。这就需要每一位市民心里有文明,言行讲文明,从生活里最寻常的一言一行做起,真正把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统一起来。演出开始前演职人员相互提醒不要乱丢垃圾,演出结束后随手带走垃圾,使文明意识和行动达到了高度统一。企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明的约定”行列,让“文明的约定”尽早成为“文明的默契”,让讲文明成为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行为。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赵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