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曙光
上周六一大早,笔者突然被一阵持续不断的汽车喇叭声惊醒,拉开窗帘一看,原来是小区楼下,有一辆小车挡住了别人家的车库,里面的车子开不出来,车主就采用持续四五分钟、连续不断按喇叭的方式来泄愤和催促停车者挪车。违停影响别人当然不对,车主心有愤懑可以理解,可他选择发泄的方式大为不妥——不仅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还影响了其他邻居的正常休息。
其实,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有一天,当你下班后开车回家,自己的车位上却停着别人的车子,心里难免会恼火起来;又比如有天中午想回家午睡,可正巧邻居家正在装修,持续不断的装修噪声吵得你根本无法入睡……每每碰到类似的烦心事,大家难免会心浮气躁,火从心起;如果对方久久未配合解决问题,或者态度不积极、不诚恳,心中的愤怒值更会高涨,甚至发展到纠纷与争斗。
其实,碰到这样的事情,发火泄愤并没有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冷静处理。不妨先设身处地想一想,别人的车子占了自己的车位,有可能对方确实有急事、又找不到车位,只能临时停一下车,通过电话、软件通知其挪车即可,大喊大叫、持续按喇叭并不能解决问题;而邻居中午装修不停工,确实有考虑欠妥之处,但也不能因此恶语相向,而是应该平心静气地好好交流,适当提醒,相信对方也会理解和配合的。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平时一旦碰上类似不顺心不满意的事情,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一味激化矛盾,从而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每一个人都应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用正确的方式化解矛盾、避免纠纷。
当然,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学会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自觉遵守文明公约,不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别人的困扰。总之,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与人之间只有多一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让社会少一些矛盾、多一些温暖。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