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枫
近日,宁波“七五”普法宣传工作通过省级测评,并在浙江省级考核中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宁波普法宣传工作在省级考核中蝉联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法治“先行者”,这块光鲜的“金字招牌”背后,与广大党员干部争当法治先锋模范、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前赴后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普法宣传工作是由广大法律工作者、志愿者在全市各领域、各地区进行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制教育等形式,看似平平无奇、易如反掌,但实际工作中的辛酸只有一线“战士”才能体会。近几年来,宁波始终把普法教育放在法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底子薄、范围广、难度大等现实困境,宁波坚持基础先行,坚持有的放矢,坚持系统谋划,以“三坚持”的理念打好普法教育这场“攻坚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行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向纵向深入之际,在宁波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之机,我们要继续秉持好优秀“经验”、“特色”,把“好刀用到刀刃上”,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带动宁波普法宣传工作向纵向发展。
普法宣传工作,“人民”是关键词。要把“人民力量”用好用足,把“人民呼声”听懂响应,把“人民智慧”提炼升华。比如,将提防电信诈骗、劣质保健品骗局等法治元素融入歌曲、戏曲、微电影等文化艺术,并在基层人民群众中耳口相传;在普法宣传中着重制作针对基层人民的日常迫求的法律知识绘本、手册;发挥基层“老娘舅”、调解中心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普法宣传工作,“能拼”是最强音。既要把理念贯彻到底,也要把要求干到实处。例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宁波在全省率先启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在复工复产伊始启动“百家律所千名律师进万企”活动。基层司法所、普法员更是无论日晒雨淋在街头“宣法”、不管道路崎岖挨家挨户“送法”,不顾自身休息一直行走在“普法”的道路中。但广大“战士”“能拼”之余,政府更要起好组织者、规划者的作用,将“战士们”的能量用对方向,把“能拼”干到实处,此外,还要注重讲究方法效率,切不可为了数据好看、考核求要就把“本”给忘了。
普法宣传工作,“灵活”是大亮点。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需要不断壮大我们的社会普法力量,而在壮大“主心骨”力量的同时,灵活运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法治校园建设中,以司法机关为主,争取为所有学校配备法治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在法律援助中,以律师群体为主,基层法律“医生”为辅,将案件“繁简分流”,既能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并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求法”需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道路上,普法宣传工作是基础之路,也是必经之路。但道路坎坷抵不过我们奋斗之力,任务艰巨也拗不过我们努力之心,再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呢。
(来源:余姚新闻网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