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守护着余姚的平安。
他们是平凡的微光,却散发着超凡的能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人民警察!
今年的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群让大家敬佩的人!
你也可以找找是否有你熟悉的身影!
市公安局低塘派出所沈旭东:
初心为镜,从警为民
沈旭东,7年前,他怀揣梦想来到低塘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
2013年,一位孕妇被大水围困在房间内,还在实习期的沈旭东和同事一起用肩抬着孕妇转移到安全地带;2018年,15岁女孩在最良桥护栏准备一跃而下,刚好路过的沈旭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挽救了花季少女的生命;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同事帮助一位离家30年的流浪汉找回“身份”,并且跨省送流浪汉回家……多年来,他用行动诠释初心为镜,从警为民。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周方洲:
20年的坚守,20年的忠诚
周方洲,从警20年,一直在交警岗位上工作。
早出晚归,越是双休日、节假日就越忙,“五加二”、“白加黑”成了生活常态。20年的坚守,20年的忠诚,20年的从警历程,周方洲只是余姚交警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在余姚一线执勤的民警中有不少四五十岁的身影。虽然他们不再年轻,但依然从事着高强度、时间长、风吹日晒雨淋的户外工作,为他们点赞!
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桑晨:
手中键盘就是我的“武器”
桑晨,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的一名年轻民警。
在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桑晨深深感受到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重大。坚守职责,忘我工作,手中的键盘是她的“武器”。虽然不能冲锋陷阵,网警工作也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在数字的蓝海中,网警们会构筑安全的网络屏障,坚守好自己的战场。
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郑浙童:
警队里的“全能王”
郑浙童,是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一名特警,也是警队里的“全能王”。
从警7年,他参与了无数次处突、应急救援和安保任务。2015年,他成为一名警务技能教官,在教学活动中,他对队员练得“狠”,自己也跟着一起“拼命”。他说,警察的职业具有一定危险性,承担着艰巨的使命与责任,当警察要有脑子、有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身体和过硬的本事,才能保护人民和自己的生命安全。
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何建建:
“中枢部门”老民警的真情呼吁
何建建,在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工作已经10余年了。
何建建说,情指中心警情年度受理量达到46万起,有效警情19万起,仅占比总量的41%。大量的无效报警占用了110有限的线路资源,严重耽误宝贵的出警时间和警情处理。在此,他想呼吁广大市民要爱护110报警资源,把有限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房警官:
奋战在刑侦一线的“老兵”
他姓房,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老刑警,也是目前战斗在扫黑除恶一线的“拼命三郎”。
他在外工作时无法身着警服,面对镜头时无法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警号,接受荣誉时更无法露出自己的面容。从警16年,他侦办过很多重案、要案。他说,付出的背后总有缺憾,每当面对家人,他都感到万分愧疚,但是作为一名警察,肩上承担的不仅仅是家庭重担,更多的是头顶上的警徽赋予的使命。
市公安局新民警王卢晖:
为余姚公安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他叫王卢晖,目前为刑侦大队待分配实习民警。
跟所有男孩子一样,王卢晖认为警察这个职业非常神圣,所以他在高三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考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他认为,选择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作为青年民警,应该以老一辈公安人为榜样,努力为余姚公安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记者 杨月云 魏士丁 陈波 方思娴 李培妮 叶葵 蒋佳彦 莫沁悦 沈媛仪 鲍飘 通讯员 李标
(来源:余姚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鲍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