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做文明崇德余姚人”的良好氛围,自2012年起,我市组织开展“余姚好人”评选活动。经基层推荐、网络评议、专家评审综合审议,2020年第四季度共评选出周吉恩、茅渊等10例“余姚好人”,现予以公布。
周吉恩
总结43种网络骗术的社区民警
周吉恩,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公安局阳明派出所民警。今年58岁的周吉恩从警已有26个年头,自从2013年调入阳明派出所后,他在新岗位上接触到了大量电信诈骗的受害人。由于破案难、追回赃款难等特点,周吉恩认为,针对此类案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预防,这样既可以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又能够节省大量警力以便投入其他案件的侦破中去。他利用业余时间总结出了43条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并且在辖区的社区(村)中义务开展防诈讲座,得到居(村)民的一致好评与欢迎。
茅渊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无私奉献的好大夫
茅渊,男,1982年出生,群众,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去年3月,受组织委派,茅渊远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协作工作。他在当地开设中医颈肩腰腿痛专病门诊,收当地医师为徒传播中医针刀技术,同时,帮助科室成功申报黔西南州新技术新项目一项。此外,他主持开展“小儿春季助生长”“火龙灸冬病夏治”活动,参加义诊足迹遍布黔西南州。他还深入持续结对帮扶因病致贫的黔西南农村贫困家庭,用实际行动建立起甬黔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王建平
苦练技能荣立功的“蓝天雄鹰”
王建平,男,1983年出生,群众,籍贯浙江余姚,目前服役于空军驻新疆某旅。2002年,王建平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空军。作为飞行员,积极要求上进的他,深知体能和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为单位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他在努力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苦练专业技术,用一小时又一小时的经验积累,一趟又一趟的飞行任务,练就“铁翅”。去年,他荣立二等功一次。
马卫立
姚城人心中的温暖司机
马卫立,男,1969年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籍贯浙江余姚,是余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公交线路的驾驶员。自2015年以来,马卫立五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在公交一线岗位上。当车辆靠站时遇到追车的老年乘客,他会耐心等待;当乘客较多时,他会热情又温馨地给出提醒。等待发车时,他曾为路边起火的小轿车灭过火,为骑自行车摔倒的小伙处理过伤口。业余时间,他上门帮乘客修过水管,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他被称为“余姚好司机”。
周福良
帮困济贫、情暖邻里的热心人
周福良,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在余姚市大隐镇农贸市场担任市场管理员。20年来,他默默做好事,累计资助了20多户贫困家庭,资助的钱物已有8万余元。其实,周福良的收入并不高,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为了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去年5月起,他忙完市场的工作外,又去了一家五金厂打工。作为一名“隐山红”平安志愿者,他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在抗击台风、抗击疫情等现场,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裘渭
为双胞胎送去“生命种子”的好心人
裘渭,男,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是余姚市陆埠镇五马村的劳保协管员。2017年5月,裘渭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9年11月,他的干细胞与重庆两名3岁地中海贫血双胞胎患儿初配成功,并于去年1月中旬,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9月完成体检。12月4日上午,裘渭入住宁波市第一医院,12月8日中午11时55分,完成了15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据了解,受捐者为双胞胎的情况属于全省首例。裘渭正式成为我市第9例、宁波市第113例、全省第635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褚建设
山区村民的义务“接送员”
褚建设,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是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的村干部。2009年,一直在外工作的褚建设回到了位于山区的家乡,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了义务接送村民的行动。11年坚持做好事,让褚建设在周边几个村庄出了名,大家想要出行,或遇到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如今,村里的老人们都把褚建设当成靠山,当成儿子,而褚建设也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无怨无悔地帮助着他们。
毛贵徽
勇救落水男童的“90后”退伍军人
毛贵徽,男,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是一名乡村厨师。去年9月5日下午,毛贵徽在朋友家中做客,准备出门上班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发现不远处的河中有男孩落水了,于是迅速跳入水中,向男孩拼命游去。他先把孩子托出水面,再拽着孩子往岸边游,凭借着中考时留下的游泳基础,将孩子往岸上挪。在朋友一家的帮助下,男孩顺利得救被父母接走。毛贵徽退伍不褪色,展现了担当。
郎良军
时刻不忘医者仁心的医生
郎良军,男,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临安,现为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创伤外科医生。去年9月13日上午7点40分左右,郎良军在上班途中遇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老人的呼吸和心跳出现骤停。紧急时刻,他现场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满头大汗也不停止。随后,他与热心市民一道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并随救护车一起护送老人至医院,与抢救室医生交接后,才急忙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平时,他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宣传应急救援知识,时刻不忘“医者仁心”的初心。
冯亚仙
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好妻子
冯亚仙,女,1961年出生,群众,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小曹娥镇人和村村民。2013年,冯亚仙的丈夫在帮临村的村民建房时意外从屋顶摔下,从此高位截瘫,变成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由于小女儿还在读书,冯亚仙只能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丈夫。丈夫大小便失禁,她多时一天要洗三四床被子;丈夫心情郁闷,她既要耐心开导,又要帮他做康复训练……虽然生活充满艰辛,但冯亚仙依旧保持自己的善良、乐观,没有对命运自怨自艾。
(来源:文明余姚 编辑:夏丽霞)
![]() |